Project: D.M.C.




Phase 0: Go To D.M.C.


日本民族性格瘋狂同超級崇洋早已世界知名,對西方音樂尤其搖滾同金屬之熱愛更是全球數一數二,利用自己不正常思維,借西方藝術為題自我發揮是常規。兩個日本漫畫家受到classic rock/metal啟發,各自畫出兩本同當事名曲有關係但又唔多關事之漫畫:先有以1973年T. REX《20th Century Boy》作劇情發展之「本格科學冒險故事」《20世紀少年20th Century Boys,連載多年大成後,再黎將KISS 1976年經典《Detroit Rock City》玩轉再玩轉的《Detroit Metal City》,不過套野調番轉,唔玩本格,玩賤格。


細個一大娛樂是追日本漫畫《龍珠》《聖鬥士》《強殖裝甲》不亦樂乎,到讀書《魁男塾》《軍雞》《Beck》《浪客行》追完一本又一本,(當年教院八三三時代美好回憶也),再《20世紀少年》,因為時間及精神關係,同大左發覺美漫更合我意,就開始遠離日漫了。《D.M.C.》令我再對日漫提起興趣,更加係成世人第一次買黎儲之日漫 - 冇錯,睇左漫畫廿幾年,全部唔係問人借、去租就係上網睇,多麼衰仔。會咁神心,梗係因為metal啦,講夾band漫畫唔係冇例如《Beck》,但開宗明義講metal,而且唔止講咁簡單仲要係笑,見到Krauser二世個款同大大隻字「死亡重金屬」,得啦身為metal友點可以唔俾錢呀?


故事講一個情迷歐洲清新民歌的白痴仔,立志以音樂出人頭地而夾band,點知入左隊death metal band仲一舉成名,相反正經玩清新民歌卻因內在外在理由鑊鑊俾人柴台,想溝女又怕非世俗所能接受之另一面嚇走人,就在現實生活同音樂理想間,周旋於神鬼正邪兩面。


「作為一個日頭扮斯文返寫字樓搵飯食、夜晚走去賣metal的雙面人,同主角種種遭遇,令《D.M.C.》帶俾我無比共鳴。」


其實技倆簡單,將凡人心目中之heavy metal cliche無限放大加醜化即是,再加上日本人獨到神經質,透過主角際遇同D.M.C.樂隊大班盲目信眾製作無聊笑料,而夾band聽metal人士會睇得更加開心,因為好多野一睇就知無稽亂作,不過亂咁寫先好玩嘛,局內人角度欣賞,睇得出更多、笑得更開心。第一期已經笑爆咀,第二期再創高峰,但第三期開始急速下滑,第四期係睇晒都冇笑過一次,因為從來冇組織每章都係獨立故事,就算隨機抽一章黎睇又或亂調次序黎睇,對大體冇乜大影響,而要連續寫五六十個單元仲保持到好好笑相當困難,最精彩集中晒頭兩期,之後好難再續前烈。直到第五期必殺技出來了:Krauser一世現身,感覺有番料到,套戲臨上畫第六期,Kauser一世組新樂隊對撼,難得再有心想新一期快d出可以追落去。


《D.M.C.》能夠咁受歡迎,除左真係夠戇居,仲要多謝玉皇朝翻譯組同事,太耐未睇過咁精彩地道次文化翻譯,譯得好抵死好過癮,連fuck字可以光明正大出街,都算香港漫畫史上破天荒。公仔書都唔敢啦。自從《Boy聖子到》後,因為俾人鬧「影響香港青少年中文水平」,令最地道本地創作漫畫都避風頭唔敢完全用晒本地方言,之但係連講打講殺公仔書都要書面語只間中攝口語,文縐縐完全格格不入,但老實講,邊個層面香港人睇公仔書多大家都知,而家後生仔多數選日漫多於港漫,所謂之影響會有幾大、相關覆蓋面有幾廣?多謝各位衛道之士之無聊舉動。亦只有到而家稍為開明番少少,先能夠出現番如《D.M.C.》呢類地道同俗一點的對白。

「只係有樣野好荒謬:fuck可以照出街,中文粗口反而唔出得,出親一係X一係諧音,彷彿你fuck人冇問題,小狗懶擦鞋卻屬彌天大罪。又一香港社會式自欺欺人例子。」


日本人本性係有錢賺一定賺到盡,漫畫成功到,點會唔幾線發展落去?但我最怕就係呢樣野,卡通人物變真人真係可以嚇死你架,有冇睇過《網球王子》真人版《20世紀少年》開宗明義本格要幾似有幾似是千呼萬喚,但連《D.M.C.》都玩真人,擔心唔係人設,本身賣點已經係樣衰啦真人預左唔會好/衰得去邊,而係諗一套商業電影,內容是否可以同樣放肆?而在香港更大難題,原來超粗鄙文字能否不經修改就出街?雖然日本一早上左,但香港可以連《20世紀少年》都後發先至時,《D.M.C.》電影版仍未有聲氣話會上畫,已經睇淡了。驚譯唔掂字幕卦?點知最後不上不上還需上,始終嘩眾取寵潮流野就是香港人最愛,但我只關心兩樣野:點樣當街當眾玩death metal,同一秒鐘講十次「屌你老母強姦」?




Phase 1: Detroit Metal City


至上畫香港漫畫出到第六期,電影以頭兩集零碎支線拼合重疊而成,用第一期末D.M.C.同Krauser二世鬥美國「重金屬帝皇」Jack Il Dark做結尾。改成電影,待解答疑題有四。首先原著缺乏連貫性,長篇連載中偶有佳作(集中於初期),但組織過份鬆散,整體未算一個非常優秀連續故事。電影篩選頭兩期章節成兩個鐘,妥善利用各支節帶到應有結局就可以成功,導演亦做得到,而且劇情及人物關係修改過後,更配合電影之篇幅長短,從頭到尾一氣呵成。只係太集中講主角一個,以致其他角色大多只能憑外型或演技留下印象,好似D.M.C.另外兩位成員及大班樂迷,通通變成出出鏡講幾句對白、完全唔顯重要性之大小茄哩啡,其他原作中出鏡頗多大角色,甚至有得同主角大鬥的幾位「奸角」更慘情,「metal vs. hip-hop」簡直全段浪費晒,淪為一個可有可無之過場。睇完覺得導演修正顧此失彼,大綱改進了,反倒細節演譯唔夠漫畫完善。


既漫畫係搞笑故事(印象中以取笑音樂本身作題材之音樂漫畫,比正正經經講音樂多),夠唔夠好笑當然係關鍵啦。基於日本出品,以動漫化演技搶鏡成基本動作,一向唔追日劇的我對主角松山研一認識只有《L》,但咁多猛片搵佢做、咁受歡迎,斷估條友非常有料卦?條友演譯絕對跟足漫畫甚至更誇張,好在未算太過火,從來對日式搞笑冇乜好感之我都頂得順,不過鬥唔贏擺明扮邪惡的Death Records社長。可惜在亦只得佢兩個有演技,其他人完全冇空間表演,女主角戲份較多都冇太大發揮。噉套戲夠唔夠好笑呢?要講講外國搞笑連續劇先。大家覺得鬼佬連續劇好睇,全靠笑位連續係噉出,不斷累積落去,令大家覺得從「好笑」去到「好好笑」再昇華至「真係好搞笑」,而《D.M.C.》搞笑場面去得好快,往往到「好笑」就停左,硬係覺得未到肉未應該完,同感覺導演唔夠薑放似漫畫,想惡又惡唔晒結果斯文過頭。例子有遊樂場大戰超無力戰隊,六期漫畫入面我最鍾意呢個部份睇極唔厭笑到停唔到,戲入面當然唔會少左呢幕,仲玩埋金屬fing頭神功夠過癮,但同原著「邪惡萬歲」比差好多皮。漫畫最主要搞笑元素,樂迷對號入座的自我幻想投射、主角每每變身後控制唔到自己兩樣,導演完全玩唔出份神髓,慘到冇左都冇損失隻。結果全場最好反應,除左浮誇演技(搵松山研一是有理由的),主要笑band友metal友戇居行為。


「冇錯,除左潮,重金屬用來笑,都未輪到用來欣賞。」


音樂呢...雖則叫death metal,從來冇預期過真係會death,你睇漫畫,同民謠、歐洲pop有關果d全部真人真事有根有據,但講到死亡重金屬,甚麼「金屬邪神Carls Mater」、甚麼「黑暗金屬帝皇Jack Il Dark」,聽death metal咁耐都不知何許人,再加上裝扮如此浮誇,J-Rock同glam就話見得多,真係死亡金屬你見過幾多隊會化妝著特攝衫上台?我只諗到THE BERZERKER一隊,但佢地而家都唔著啦,相對black metal化晒屍妝著晒盔甲會較接近。但基於Krasuer二世個名同D.M.C.樂隊造型,推斷作者取材自聖肌魔II多,同佢對metal認識絕對比(應同時是自己喜好之)民歌差得遠。再者,漫畫名叫《Detroit Metal City》,明顯除視覺系外最大啟發係KISS啦,把炮到搵到Gene Simmons做Jack Il Dark!

「戲中Jack Il Dark隊band,七刀同學從手勢認出彈結他果個係Marty Friedman彈結他,真定假?有冇人知?真都唔奇,佢根本係日本人啦,日本人又咁鍾意佢!」

但亦從而想到,論靈感來源論啟發,再數落去,都未必咁快輪到真正death metal。未睇已預左唔會death得去邊。


香港上畫前半個月soundtrack搶先登場,當然即時整隻黎試試啦,一如所料地冇一首算死亡金屬,只得間中幾首有blastbeat、black/death式riff等,但只是曇花,個底近聖肌魔II或SEX MACHINEGUN多過CANNIBAL CORPSE或MORBID ANGEL。重點作、Jack Il Dark的《Fuckingham Palace》,期望好高因為由頭fuck到尾,可惜音樂似Gene Simmons的KISS多過Jack Il Dark的death metal,仲斯文過D.M.C.,都唔明點解叫得做稱霸死亡金屬界、點解全世界會覺得佢勁過D.M.C.?最接近death metal,可能只有歌詞。


「如果戲中所謂『死亡重金屬』即是death metal,話Manson同Alice Cooper係death metal,都唔算講錯。」


音樂某程度反映出最後一項關注之底線:尺度。當KISS或聖肌魔II已經是「死亡重金屬」,著LORDI玩KISS的Gene Simmons/Jack Il Dark已經叫做「金屬界魔王」,你都唔好諗住戲中metal友可以有幾邪惡。顧及電影市場覆蓋層面,尺度比漫畫窄左,大量內容或角色馴良化甚至刪除,睇左漫畫先入場會覺得非常冇癮。搵錢嘛,冇計啦。全套唯一粗俗只有fuck一句,去唔到三級只達2B,過癮在對白fuck可以出街,但字幕只能夠出fxxk,覺得香港人睇得明聽唔明乎?曾經覺得套戲香港未必會上除左市場,仲因為中文字幕絕對唔易搞,歌詞照搬漫畫過黎但大幅刪減,其餘時間只出過一個仆街其他全部諧音(暫時見過最勁,都係《[REC]》可以彈句「乜撚野」出黎),有趣在以前八幾九幾d港產(爛)片,「屌你老母」之類粗口對白&字幕公然出街冇問題,而家連「邪惡的死亡金屬」都唔可以fuck到出面只能夠fxxk,都可謂時代倒退也。


所以導演將一個搞笑音樂故事改編做幽默勵志片,雖同原來故事方向絕對唔一樣,又冇話太過估佢唔到,郁d就要振作奮鬥呢味野日本仔好興,雖則最後重金屬大戰變左打摔角得個笑字。問題係表達題材唔多配合。片中死亡重金屬係極惡音樂,高唱「屌你老母」同「強姦 x infinity」,而宏揚殺人放火作奸犯科的death metal都可以「勵志」,難怪現在現實中,不滿社會人際講自己有幾灰得幾灰的metalcore能夠成為世界金屬主導了。我絕對承認音樂無分正邪貴賤,每種音樂都能為某種人帶來夢想,但當電影集中描寫主角一個人身上,其他人欠缺靈魂,主角一個動作一句說話足以號令天下時,台下果班點睇都似謝霆鋒fans多過真正受主角表演及死亡金屬感動。


同,唔好意思,職業病又發作。作為在香港賣金屬的業內人士,敢講對有關文化認識夠深,亦見得多現實事例,睇完套戲想話你聽,


「如果你諗住/以為《D.M.C.》等於死亡金屬文化事實、鍾意D.M.C.即代表自己真係鍾意death metal,你會死得好慘。」


如好多同類取笑搖滾/金屬動漫,band友rock友metal友一定係至高無上的、唯我獨尊的、粗魯市井的,血腥暴力的、憤世嫉俗的、浮誇不實的、仇視其他音樂的。只想講金屬唔一定邪惡亦有正氣一面,就算death metal都有樂隊講哲理內心批判社會,唔係一味唔見血唔收手。同埋真正玩同聽的metal友,冇幾多個如劇中咁激動咁熱血,反而似番主角「平民」身份,完全睇唔出、唔似玩/聽metal,正如我話你知,全香港聽black metal最多果個唔係皮褸最厚鐵釘最多鎖鍊最重果個,而係一位阿叔,你絕對唔會相信,即使這是事實;就算係外國band,用MK標準計算,台下的佢地都只係一群「白痴仔」。真係聽metal果班從來唔會如漫畫、電影中樂迷咁浮誇,而且音樂接受性往往比好多人高。你可以話套戲係 - 就如大多同類電影 - 以醜化音樂達搞笑之效。唔知你會點諗,但我完全唔介意以metal作取笑對象,老實講有d野身在其中都覺得戇居好笑(MANOWAR哈哈哈哈),既metal本身除是文化亦是娛樂,此乃一部份也,抽身出黎睇自己都會笑得會心。對此我絕對冇問題甚至無任歡迎,只要笑得黎作者知道實際係咩一回事,唔係局外人純為搞事唔知頭唔知路亂咁作就得。


問題係,《D.M.C.》帶出一直以來之現實問題:大眾甚至樂迷本身,對重金屬之追求、熱愛,往往流於外表而忽視內涵。玩「死亡重金屬」都要化妝,對真係識death metal人士黎講係天方夜譚,而且就算化都唔會如此日式visual妝,除作笑料,當然為商業啦:唔著到咁爆,齋講玩death metal,有鬼人睇咩?邊紅得起呀?同點出玩具呀?在《明周》訪問中亦有提過,《D.M.C.》吸引後生仔女的原因唔係metal而是visual,真正死亡金屬音樂反而俾佢地嫌棄。同記唔記得2004年暑假左右,《Milk》有一期講death metal?不過頭十幾版全部係「死亡金屬時裝」,去到最後一版先有《Death Metal精讀》,仲要資料錯漏頗多果隻。有趣在頁底列出TRHK個名同網頁。以我所知,當年《Milk》冇上過黎訪問,亦即資料全屬自行上網搜尋,其實如有需要,我絕對唔介意直頭幫佢地寫一篇膳稿,不過冇勞煩TRHK仲要免費出名幫手宣傳絕對要多謝一句,況且在時裝專欄中音樂資訊多寡對錯完全唔緊要,呢版《Death Metal精讀》根本唔會有人理,之前十幾版教你著成點先metal至係重點所在、大家關心,篇野寫成點都冇問題亦無需計較。而四年前《Milk》如是,四年後到《D.M.C.》,重金屬對大家黎講仍只限一種形式文化而非藝術文化,真正會投入音樂當中、研究同接受重金屬,香港見唔到多少個。另電影中提及過「無樂無夢」,著筆追求音樂之夢想及理想,望望香港,此等夢想理想亦唔太真正關音樂事,聽的理想是能夠拋樂隊名拋得比任何人多,玩的理想大多是出名多人識多fans,總之唔係認真向藝術進發,僅停留於物質層面。結局主角靠重金屬打動原來厭惡金屬之女主角,更加係做戲噉戲。信我。條女見到一個人玩metal,會聽完後受到metal音樂本質感動而愛上佢嘛?你話因為覺得佢型、因為一身visual look,先合乎現代邏輯同香港現實。


「難怪要將《D.M.C.》拍成勵志片啦,原來係拍俾我睇,令我唔好對香港metal失望。雖則我唔相信自己夢想中之『香港metal』會有實現一日。」


假如係想睇音樂、笑音樂,其實仲有好多選擇:想認真認識metal(不論death唔death),可以睇《Metal: Headbanger's Journey》;想睇擂台鬥音樂,可以睇《Crossroad》;想感受樂隊生涯,自然係《Rock Star》;想笑rock笑metal笑band友,睇《Spinal Tap》啦,甚至《School of Rock》都會比《D.M.C.》更好笑。作為一套音樂電影完全唔合格,論笑片又未夠放,《D.M.C.》某程度上,潮流意識過重。


不過唔係失敗,都有其可睇之處。而最好笑者,在戲外:《D.M.C.》未能正確描寫heavy metal真正一面,相信唔止我,好多人會認同,反之卻正確反映出現時香港「metal友」間風氣。但佢地睇《D.M.C.》時,可以笑番戲中情節,甚至接受認同此種風氣,覺得噉先係metal。你話係咪好笑過套戲?